我之前的大学室友李敏(化名)在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打拼,因为经济问题,她就和她的闺蜜成小雨(化名)合租了。
最开始,两人关系很好,晚上一起做饭,周末一起逛街聊天。
但慢慢地,李敏发现,每次她工作受挫、情绪低落时,小雨总是冷漠敷衍;每次房租要交,小雨不是拖就是借口一堆;
而当她想分享一个开心的消息时,小雨也总是泼冷水,“这有啥好激动的”。
图片
几个月后,李敏受不了,搬走了。她说:“我不是计较这些事本身,而是发现,跟她在一起,我越来越累了。”
生活中很多关系的崩塌,并不是因为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;
而是因为——那段关系,既没有情绪价值,也没有经济支持,更没有积极的陪伴。
就像一棵既不开花也不结果、甚至还遮蔽阳光的树,久而久之,就只能砍掉。
图片
没有情绪价值的关系,等于精神负债
在心理学上,有一个概念叫“情绪容器”,意思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可以释放压力、分享情绪的安全空间。
而在亲密关系中,如果对方从来不能共情你,理解你,反而是你所有负面情绪的放大器——那么这段关系只会让你越来越焦虑。
图片
比如,在综艺《再见爱人》中,号称“留几手”的刘爽和葛夕的关系就让人窒息;
虽然葛夕那时候是“留几手”的粉丝,但两人结婚后,“留几手”就应该尽一个丈夫的责任了。
谁知道,“留几手”连内裤都不洗,还把葛夕的嫁妆钱拿去炒股,还都输光了。
葛夕在这种家庭氛围之下,就得上了精神疾病。
图片
人不是机器,不能只靠理性维系关系。没有情绪价值的关系,不叫陪伴,只叫同居于世。
正如网友说的,“我们活在关系中,如果关系不能滋养我们,那我们就只会被消耗。”
图片
不能提供任何经济支持的关系,是一场单方面投入
这里的经济支持,不是指对方一定要养你或给你钱,而是指一种能力对等的关系状态。
有些关系,说是感情,其实就是你在掏心掏肺,他在斤斤计较;你一有难事,就得自己扛;可他有困难,却理直气壮要你帮他。
图片
最典型的,就是那些伸手型关系:不管是情侣、朋友还是亲戚,他从不想着跟你共进退,但一旦缺钱、缺资源、缺人脉,第一个想到你。
你帮助他时,他心安理得;你不帮的时候,他冷嘲热讽。
成年人的关系,必须讲究能量交换,不是单方面索取或给予,而是彼此成就。
经济价值不是单纯的钱,而是一种可以托底的能力和意愿。
如果一段关系让你只出不进,最后掏空的,不只是钱包,更是信任。
图片
没有正面陪伴的关系,拉低的是你的生活质量
你有没有发现,有些人,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,总觉得轻松愉快、正能量满满;而有些人,每次相处完都像被榨干了一样,情绪低落、头疼欲裂。
这是因为,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氛围是可以相互传染的。
如果一个人天天抱怨、消极、指责,你跟他在一起越久,就越容易被影响。
图片
哪怕你再有规划、再努力,也会被负面磁场拉下水,网友管这样的人叫做“伥鬼”。
真正好的陪伴,不在于天天见面、无话不谈,而是在于和对方相处后,你变得更积极、更自律、更有方向感。
所以,那些没有任何正面意义的陪伴,不管是情侣、亲人还是朋友,早断早轻松。
图片
三点都没有,那就只剩消耗二字
情绪价值、经济支持、正面陪伴,这三点,不是理想化的标准,而是衡量一段关系是否值得继续的底线。
有一句话说得很直白:“你不能陪我度过低谷期,你也帮不了我熬过经济压力,你甚至在我开心的时候都泼冷水,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在一起?”
人这一生,会遇到很多关系。有些人短暂停留,有些人一路同行。但走不动的,就该放手。
图片
别因为一段关系耗光自己所有的力气,甚至赔上了原本的生活质量。
断舍离的第一步,就是学会识别和放下那些三无关系——无情绪价值、无经济支持、无正面陪伴。
不是每段关系都值得经营,更不是每个人都值得你低声下气去维护。
一个无法给你情绪支持、没有任何经济互助、也没法带来正面影响的人,留下来,不是帮你,而是在拖你。
成年人最大的清醒,就是:不管多熟、多亲、多难舍,如果一段关系已经成为你的负担,三点不占一样,就别犹豫,转身离开才是明智之举。
你的人生,不该浪费在假性亲密里。真正值得你付出的关系,是让你变好、变强、变快乐的那种。
-The End -作者-李眉第一心理主笔团 |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